朱峰的日常阅读分享,来自津津乐道播客主播的选题阅读材料,这个服务还在内测中,欢迎告诉我们你的建议: [email protected] ,欢迎你把这个邮件转发给朋友分享
发布时间: 2025年3月22日20时

被百度「副总千金」开盒的女孩们

在当今网络环境中,个人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。百度副总裁之女“眼眸”的“开盒”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广泛关注。这场风波从一起对韩国偶像张元英的评论引发,迅速演变为对无辜人士的恶意攻击和信息泄露。

事件的核心是“眼眸”,她通过社交媒体对反对者进行人肉搜索,公开其个人信息,造成了严重的网络暴力。许多用户,包括一名孕妇和一名大学生元歌,因声援受害者而被牵连,接连遭到网络辱骂和骚扰。元歌在试图为孕妇发声后,反而成为了新一波攻击的目标,个人信息也被曝光。

与此同时,维权对受害者而言并不容易。许多人因害怕后果而选择沉默,甚至不敢报警。尽管有些像小可这样的受害者积极寻求法律帮助,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信息保护机制,许多受害者的努力最终都未能得到应有的结果。

“社工库”的存在,使得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交易愈发猖獗。法律监管虽然在不断完善,但现实中仍存在严重的漏洞。事件的最终结果不仅让人对个人隐私的安全感到担忧,也反映出社会对网络暴力问题的迫切需要反思和重视。
mp.weixin.qq.com - 2025-3-22 17:19

大V,不能成大盗

2023年3月21日,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了网络“大V”司马南偷税案件的处理结果。经过调查,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少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共计462.43万元,而其控股的影视策划公司也少缴企业所得税75.32万元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司马南及其企业被追缴税款,共计926.94万元,包括滞纳金和罚款。

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的基本义务,尤其是公众人物更应做出表率。然而,近年来,许多“大V”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时,未能与其影响力和收益相匹配地展现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。这些人通过隐匿收入、虚假申报和违规享受优惠政策等手段逃避税务,令人愤慨。严厉查处这种行为,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和法律尊严的维护。

我国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,多位演艺明星和网红因违法行为受到查处,警示社会:偷税漏税绝无侥幸。法律面前没有例外,公众人物应自觉遵守法律,税务管理也在不断升级,以提高效率和精准度,确保逃税行为无处遁形。
mp.weixin.qq.com - 2025-3-22 17:19

实测首个烹饪大模型「食神」:DeepSeek进厨房,看脸生成养生食谱,普通人也能做大餐

今年上海AWE展会上,老板电器推出的全球首个烹饪大模型「食神」吸引了大量关注。该模型不仅接入了DeepSeek,还实现了多模态功能,能够通过面部识别和体检报告生成个性化的健康膳食计划,帮助普通人轻松制作大餐。

「食神」不仅提供菜谱推荐和烹饪指导,还支持用户通过APP直接操控厨房设备,确保菜谱的无缝制作。其核心功能包括深度思考和多轮对话,能快速生成三天的饮食计划并提供详细卡路里信息。此外,它还能够根据本地饮食习惯进行饮食定制,用户可通过语音指导随时获得帮助。

该模型还具备AI面诊功能,用户上传面部照片后可获取健康评估,进而制定更为精准的饮食计划。老板电器副总裁周海昕博士表示,「食神」在相关测试中表现优异,超越了标准合格线。

老板电器深耕烹饪行业46年,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,在跨科学、跨感官和跨情绪方面具备独特优势。此举标志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,推动了厨房领域的革新。未来,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与「食神」结合,成为真正的烹饪助手。
mp.weixin.qq.com - 2025-3-22 17:15

Inside Google’s Two-Year Frenzy to Catch Up With OpenAI

在 Google 的两年疯狂追赶 OpenAI 之旅中

2022 年 12 月,OpenAI 推出 ChatGPT 后,Google 陷入了危机模式。ChatGPT 作为竞争对手迅速吸引了超过百万用户,被视为对 Google Search 的潜在威胁,这促使 Google 宣布进入“红色警戒”状态。拥有 16 年 Google 工作经验的资深员工萧诗琪(Sissie Hsiao)被委以重任,需在 100 天内开发出 ChatGPT 的竞争对手,为一场紧张的冲刺拉开序幕。

在萧诗琪组建代号为 Bard 的团队时,公司内部士气低落,由于外界对 Google 人工智能能力的担忧,Alphabet 的股价下跌了 39%。与此同时,Google 自己的语言模型 LaMDA 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。为了加速进展,Google 领导层将其人工智能研究团队——DeepMind 和 Google Brain——合并为 Google DeepMind,旨在开发一个名为 Gemini 的强大模型。

2023 年 2 月,Bard 的发布将紧迫性推至顶峰,但由于错误地描述了詹姆斯·韦伯太空望远镜(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)的成就,Bard 遭遇重大挫折,导致 Google 市值损失 1000 亿美元。尽管如此,Google 仍向 Bard 投入更多资源,并于 2023 年 12 月发布了 Gemini。Gemini 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于 ChatGPT,并引入了新功能。

然而,Gemini 也面临挑战,包括准确性和偏见问题,引发了伦理担忧。随着 Google 不断创新,推出 Gemini Live 和 AI Overviews 等功能,快速的发展节奏引发了员工倦怠和伦理影响的警报。展望未来,Google 仍专注于与 OpenAI 和 Microsoft 竞争,在应对人工智能创新复杂性的同时,重新定义企业文化,以追求该领域的领导地位。
wired.com - 2025-3-22 16:55

50块一杯,中式奶茶收割老外没那么简单

在新茶饮品牌争夺市场的关键时刻,欧美市场成为了新的战场。中国品牌如喜茶和茶百道正在快速布局,前者在纽约开设了首家LAB店,后者则在巴塞罗那开设了首家欧洲门店。这一系列动作表明,欧美市场尚未被鲜果茶渗透,具备健康饮食趋势和文化包容性,吸引了众多新茶饮品牌的关注。

然而,欧美消费者对奶茶的认知仍停留在“糖浆+植脂末+珍珠”的阶段,普遍偏爱高糖饮品。为了迎合当地口味,许多品牌开始调整产品,例如茶百道推出抹茶黑糖珍珠奶茶,喜茶则以新奇士橙推出加州落日饮品。这些措施旨在将新茶饮引入欧美市场,但要将其变成主流尚需时日。

尽管面临挑战,出海仍是新茶饮品牌的明智选择。数据显示,国内新式茶饮市场增长放缓,品牌们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。通过在华人聚集区开设门店,新茶饮品牌希望借助华人消费者打开市场,并逐步影响周边的主流消费群体。

未来,中国新茶饮品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文化输出与本土化的平衡。消费者期待在异国品尝到熟悉的味道,同时也希望品牌能够融入当地文化,真正成为全球消费者的选择。
瓦斯阅读 - 2025-3-22 16:39

美国之旅:在美国花钱

在美国旅行时,花钱是不可避免的,因此提前准备现金和了解支付方式至关重要。美国的日常消费主要依赖现金和信用卡。现金包括多种纸币和硬币,常见的纸币面值有100美元、50美元、20美元、10美元、5美元和1美元;硬币则有50美分、25美分、10美分、5美分和1美分。建议携带一些小额纸币,例如20美元、10美元和5美元,方便日常小额消费。

信用卡在美国也非常普遍,尤其是Visa和Mastercard。几乎所有商家都支持信用卡支付,无论是小型杂货店还是大型餐厅。银联卡在美国使用较为不便,因此务必携带国际信用卡。选择信用卡时,考虑能够在手机上方便锁卡的银行,并优先选择芯片卡,以降低被盗刷的风险。

手机支付如Apple Pay和Google Pay在美国可用,但与国内的二维码支付存在差异。美国的手机支付主要依赖于绑定的信用卡,而不是二维码。了解这些支付方式,将有助于你在美国的消费体验更加顺利。
西秦公子部落格 - 2025-3-22 16:37

5 big takeaways from Nvidia's GTC conference

英伟达(Nvidia)GTC 大会的五大关键要点

英伟达的 GTC 大会已成为快速发展的 AI 行业中至关重要的活动。今年的会议强调了 AI 作为创收领域日益增长的重要性,CEO 黄仁勋(Jensen Huang)指出,与去年相比,“revenue”(收入)一词的提及次数增加了十倍。他概述了英伟达从芯片制造商向 AI 基础设施领导者的转型,提供“AI 工厂”,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发展。

会议展示了英伟达在 AI 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,特别是通过发布前沿的芯片架构吸引了观众的注意。这一技术进步预计将影响云公司和 AI 开发者的发展战略,因为英伟达准备了多代芯片,以促进行业内的规划。

AI 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,每六个月就有重大进展。英伟达高性能计算高级总监迪昂·哈里斯(Dion Harris)强调了与顶尖研究人员合作以利用这一势头的重要性,凸显了竞争激烈的行业格局。

此外,活动还展示了各种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车辆,体现了黄仁勋将机器人技术视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愿景。尽管许多展示的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,但英伟达希望通过新的开源模型增强其能力。

量子计算也在大会上占据了重要位置,英伟达的“Quantum Day”活动突显了其在药物研发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改变游戏规则的潜力。尽管此前对其可行性存在质疑,但黄仁勋肯定了行业领导者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,将其视为未来技术进步的关键前沿。
All Content from Business Insider - 2025-3-22 16:36

揭露快递“涉诈”:不止韵达,涉诈包裹已入侵快递行业

近年来,快递行业频繁出现“涉诈”事件,消费者在未网购的情况下收到快递包裹,里面往往只有一些无价值的物品和诱人的诈骗宣传单。国家邮政局注意到这一现象,并于3月19日对韵达快递展开立案调查,原因是部分加盟商在客户安全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,导致诈骗宣传品进入快递链条。

韵达随后承认管理问题并表示将进行整改,优化查验流程,提升加盟网点的管理水平。这些问题并非个例,许多消费者和前韵达员工反映,近期诈骗包裹不断增加,甚至其他快递公司也未能幸免。诈骗手段繁多,从购物返利到课程退费,许多消费者在无意中陷入骗局。

快递网点愿意承兑这些诈骗包裹,主要是因为利润空间压缩和市场竞争加剧。为了达到业绩指标,部分网点选择忽视包裹内容,导致诈骗事件频发。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现象。

韵达表示正在积极应对,计划强化对加盟网点的培训和管理,但如何真正落实这些措施仍然面临挑战。快递行业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,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。
钛媒体:创新挖掘者 - 2025-3-22 16:31

春节档结束一个月,为什么影院还是《哪吒》和《唐探》?

截至3月20日,春节档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和《唐探1900》依然占据国内日票房的前两位,分别占45.1%和12.6%的票房份额。这一现象表明了春节档电影的长尾效应尤为显著,尽管两部影片已上映51天。

以往,春节档电影通常会在清明档、五一档之间失去观众关注,但今年的情况截然不同。去年春节档电影在上映28天后就被新片取代,而今年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的超高排片和票房表现,使得其仍然吸引了大量观众。媒体对《哪吒》的持续关注也进一步压缩了其他新片的市场空间。

尽管《唐探1900》仍稳居日票房第二,但新片的表现相对乏力,缺乏像《周处除三害》这样的黑马。去年,该片在上映后迅速获得了6亿的票房,而今年却鲜有类似成功的作品出现。

近年来,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兴趣下降,国内电影市场更多依赖小规模的引进片来填补空档。而当前国内影院的观影人次已经出现明显下滑,3月中旬的观影人次不足900万,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即将到来的清明档表现将成为电影市场的关键。如果国产电影无法提升票房,市场的低迷状况可能会持续。
快报_界面新闻 - 2025-3-22 16:30

京东买菜并入七鲜,刘强东开始“割肉止血”

2025年3月19日,京东将“京东买菜”更名为“京东七鲜”,标志着其即时零售战略的重要转变。这一变化并非偶然,而是经过两年的业务整合与模式调整。七鲜自2017年成立以来,曾试图与盒马鲜生竞争,然而因重资产模式而逐渐失去市场份额,门店数量降至70余家,远逊于盒马的430家。

2023年,京东尝试在北京实施前置仓模式,目标是“30分钟达”,但因流量成本高企而遭遇困境。2024年,京东将买菜业务与七鲜合并,探索“门店+前置仓”的混合模式,以期实现流量与供应链的整合,寻求效率与规模的平衡。

七鲜在与盒马的竞争中面临诸多挑战。尽管早期目标宏大,但如今却沦为市场孤岛,依赖外部采购的生鲜损耗率高达15%。相比之下,盒马凭借自有品牌和直采模式,生鲜损耗率仅为1.5%。京东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,生鲜损耗率下降和库存共享也在不断改善运营效率。

在零售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中,京东、盒马与美团的各自策略已显露出不同的生死存亡之道。七鲜的未来之路仍需探索,唯有适应变化才能在这个市场中生存。
钛媒体:创新挖掘者 - 2025-3-22 16:30

听说一二线城市房价都在涨,我给中介打了电话

近期,二线城市的新房价格涨势明显,市场热度逐渐上升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5年1月,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,有24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,其中,南京和成都以0.7%的涨幅并列第一,上海唯一进入前十的城市。

通过与多位中介的深入交流,发现强二线城市的回暖情况远超一线城市。武汉的成交量在过去几个月显著攀升,2024年11月和12月的成交量分别增长189%和146%。尽管目前市场仍在淡季,但中介反馈显示,日成交量依然保持在双位数。

同样,成都的房价在经历短暂下跌后,再度回暖,显示出市场的韧性。相比之下,南京市场则较为平稳,仅个别楼盘出现小幅上涨,价格波动有限。

除了新房市场的回暖,二手房挂牌量也大幅上升。无锡的二手房挂牌量在短短一周内增加了2000套,显示出房东的出售需求。为了实现更好的置换,许多房东开始下调挂牌价格。

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强,购房者的热情高涨,许多中介表示看房人数激增。而开发商在市场回暖的驱动下,也逐渐减少了折扣力度,反映出购房者的信心在恢复。

通过观察和中介的反馈,这波市场回暖既是小阳春的自然回归,也是政策利好的推动。整体来看,购房者的需求正在重新激活,二线城市的崛起也为市场增添了更多的活力。
瓦斯阅读 - 2025-3-22 16:22

Some of Substack’s Biggest Newsletters Rely On AI Writing Tools

一些 Substack 上最大的新闻通讯依赖于 AI 写作工具

Substack,一个受欢迎的新闻通讯平台,已成为许多通过订阅赚取丰厚收入的作家的避风港,但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,其最成功的新闻通讯中有相当一部分依赖 AI 生成的内容。AI 检测初创公司 GPTZero 的一项研究检查了 Substack 前 100 名新闻通讯的帖子,发现其中大约 10 个以某种方式使用了 AI,其中 7 个严重依赖 AI。这表明许多订阅者正在消费由 AI 辅助生成的内容,尤其是在投资新闻和个人理财等细分领域。

虽然一些作者,如足球新闻通讯 Original Football 的戴维·斯基林(David Skilling),将 AI 视为提高写作效率的工具而非替代品,但其他人对 AI 在整个平台上的普及感到惊讶。Substack 联合创始人哈米什·麦肯齐(Hamish McKenzie)承认,生成式 AI 的兴起是写作领域的一股变革力量,所有创作者都必须应对这一趋势。

尽管与 Medium 等平台相比,Substack 的 AI 生成内容比例较低(在 Medium 上,近 40% 的帖子被识别为 AI 生成),但 AI 写作的存在仍然是其与传统媒体的共同特征。读者通常会忽视或接受他们喜欢的作家使用 AI 工具,随着 AI 继续渗透到该行业,一些创作者正在采取措施以区分他们的作品。GPTZero 正在为博主推出“认证人类”徽章,这表明人们对内容创作中的真实性问题日益关注。
wired.com - 2024-11-17 14:31

本服务目前还在测试阶段,如有错误或收到测试信息还请谅解。部分内容使用大语言模型进行翻译和摘要处理,本次消耗 95686 Tokens,由于AI技术的局限,可能影响文章本意,请以原文为准。问题反馈请邮件至:[email protected]